News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检测新挑战:弯道照明与动态调光测试方案

  • 发布时间:2025.07.28
  • 作者:万国科技
  • 在手机上查看
摘要: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作为提升夜间行车安全的关键技术,其检测标准正随技术进步不断升级。以下是河南万国科技股 excerpt …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作为提升夜间行车安全的关键技术,其检测标准正随技术进步不断升级。以下是河南万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弯道照明与动态调光两大核心场景,结合行业最新研究与实践,提供完整的测试方案解析:

一、弯道照明测试方案

1. 测试目的

  • 验证AFS在弯道行驶时能否动态调整光束方向,消除视野暗区。
  • 确保弯道内侧获得足够照明,提升驾驶员对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2. 测试设备与方法

动态模拟系统

搭建可调节半径的弯道模拟装置(如150m/250m半径),配备运动信息采集子系统。

使用高精度照度传感器(如布置在地面0.25m高度处),同步采集车辆行驶轨迹、速度及俯仰角数据。

关键测试指标

光束偏转角度:验证左右车灯最大偏转角度是否符合法规(右侧≤5°,左侧≤15°)。

照明覆盖范围:测量弯道内侧照度值,确保关键区域(如车辆前方10m内)达到安全照明标准。

响应速度:评估系统从感知转向信号到完成光束调整的时间(需<0.5秒)。

3. 技术挑战与优化

动态响应滞后: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如引入卡尔曼滤波预测车辆姿态),提升响应速度。

多传感器融合:结合方向盘转角、车速、车身高度传感器数据,提高弯道识别的准确性。

二、动态调光测试方案

1. 测试目的

确保AFS在不同车速、路况及环境光强下,能自动调节光束强度,避免眩目。

验证动态调光算法的稳定性与精度。

2. 测试场景设计

城市工况

车速≤60km/h,环境光强>10lx时,触发城市照明模式(降低光束强度并下偏)。

高速公路工况

车速≥70km/h时,自动抬高光束照射距离(需覆盖刹车反应距离+制动距离总和)。

恶劣天气模式

模拟雨天环境,检测AFS是否减弱地面反射区域的照度,防止对向车辆眩目。

3. 测试方法

光谱匹配技术:采用V(λ)匹配的光度测量设备,确保照度数据精准。

实时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子系统,对比实际调光曲线与预设算法模型的偏差。

4. 技术难点突破

环境光干扰:加入红外滤光片,排除杂光对光强传感器的影响。

调光精度不足:采用闭环反馈控制,结合LED矩阵的分区调光技术,实现±5%的照度控制精度。

三、综合测试流程

1.实验室预检

使用暗室配光测试系统(如GO-HD6),完成基础配光性能验证。

检查明暗截止线位置、行人照明区域(BLL/BRR点)是否符合ECER123/01标准。

2.实车动态测试

在封闭测试场完成直道/弯道、昼夜交替等场景测试。

采用GPS同步采集系统,确保运动参数与照度数据的时空对齐。

3.数据融合分析

构建三维照度分布图,评估不同模式下的光束均匀性。

通过眩光模拟软件(如基于德博尔评分模型),预测对向驾驶员的眩目风险。

四、行业前沿案例

奥迪矩阵式LED大灯

通过128个独立LED单元,实现0.5°级精度调整,弯道模式响应速度达200ms。

宝马动态光斑技术

结合高精度地图数据,预判弯道并预调光束,扩展照明范围达30%。

五、未来发展趋势

深度学习应用:通过神经网络优化调光算法,适应复杂路况(如山区连续弯道)。

车路协同:与V2X通信结合,获取道路曲率数据,进一步提升弯道照明精度。

通过上述测试方案,可系统性验证AFS在动态场景下的性能,为法规认证及量产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万国科技,为您提供安全、高效、精确的机动车检测设备

推荐产品 查看全部产品

推荐新闻 查看全部新闻

万国股份  · 机动车检测设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