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一、技术实现路径 多模态传感器集成 声学传感器阵列:采用压电式/电容式麦克风阵列,覆盖20Hz-20kHz全频 excerpt …
多模态传感器集成
声学传感器阵列:采用压电式/电容式麦克风阵列,覆盖20Hz-20kHz全频段,灵敏度≥50mV/Pa,动态范围≥120dB。
振动传感器:集成加速度计(测量范围±5g,分辨率0.1mg)监测车身振动噪声。
环境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精度±0.5℃/±3%RH)补偿环境对声传播的影响。
智能信号处理算法
实时频谱分析:基于FFT算法,每秒刷新10次噪声频谱图,定位主要噪声频段。
声源定位AI模型:训练深度学习网络(如CNN-LSTM),识别发动机、轮胎、风噪等声源贡献度(误差<5%)。
自适应降噪:通过小波包分解滤除背景噪声,提升信噪比至30dB以上。
多源数据融合
时空对齐:采用GPS+北斗双模定位(精度<1m)与时间戳同步技术,匹配噪声与排放数据。
工况关联分析:构建车速-噪声-排放三维模型,识别加速、怠速等工况下的噪声特征。
硬件架构
边缘计算单元:搭载Jetson Nano模块,实现本地实时分析,延迟<50ms。
车载终端:10英寸触控屏集成噪声地图、声源分布可视化界面。
软件平台
数据采集层:Linux系统下开发多传感器驱动,支持CAN总线与OBD-II协议。
分析决策层:Python环境部署TensorFlow Lite模型,实现轻量级AI推理。
交互层:Android应用开发,支持历史数据回放、超标事件报警(推送至微信/短信)。
通信协议
5G+V2X传输:采用MQTT协议上传至云端,支持百万级设备并发接入。
区块链存证:关键数据上链存储,满足环保执法审计需求。
智能降噪导航:结合地图数据,推荐低噪声行驶路线(避开施工路段、拥堵点)。
排放-噪声联合监管:开发“双超”预警系统:当噪声>80dB且排放超标时,自动触发电子围栏限制行驶。
城市声环境规划:汇聚百万车辆数据,生成噪声污染热力图,辅助交通规划部门优化道路布局。
服务化转型:推出“环保+噪声”检测订阅服务,年费模式降低用户初期投入。与保险公司合作,根据噪声/排放数据推出差异化车险定价。
法规对接:响应《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开发符合GB 1496-79标准的检测模块。参与制定地方标准,推动噪声纳入年检必检项。
社会效益:降低交通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减少噪声投诉率30%以上。
经济效益:模块增量成本<2000元,带动检测服务收入年增500万元/检测站。
环境效益:通过噪声-排放联合分析,优化驾驶行为,降低碳排放2-5g/km。
河南万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案通过技术创新、数据融合与模式创新,推动机动车检测从单一环保维度向“噪声-排放”双维度升级,助力智慧城市与碳中和目标实现。
万国股份 · 机动车检测设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