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一、技术升级路径 多模态传感器融合 颗粒物传感器:采用电迁移率传感器(分辨率≤0.1μm),实时监测DPF前后 excerpt …
多模态传感器融合
颗粒物传感器:采用电迁移率传感器(分辨率≤0.1μm),实时监测DPF前后颗粒物浓度梯度。
温度场成像:集成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1℃),生成DPF三维温度分布图,优化加热策略。
压差传感器升级:采用双冗余压差传感器(精度0.1kPa),结合振动信号分析堵塞位置。
智能预测算法
LSTM神经网络:输入工况参数(车速、负荷、燃油硫含量等),预测DPF堵塞趋势(提前量≥500km)。
数字孪生模型:构建DPF虚拟仿真系统,模拟不同再生策略(如加热功率、再生时长)对排放的影响。
闭环控制单元
自适应加热控制:根据颗粒物加载量和排气流量,动态调节喷油量或电加热功率(控制精度±5%)。
安全监测模块:集成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检测排气口周边易燃物距离(报警阈值2m),自动暂停再生。
预测性再生提示
动态阈值算法:替代传统固定阈值,根据工况自适应调整再生触发点(减少误报率60%)。
AR操作引导:通过车载AR界面展示再生步骤,避免驾驶员误操作(支持手势交互)。
远程运维支持
5G+边缘计算:实时上传DPF状态数据至云端,支持远程诊断(响应延迟<100ms)。
OTA升级:推送再生策略更新包,适配不同油品和气候(如冬季低温再生优化)。
合规性增强
OBD-II扩展协议:新增DPF再生状态PID,支持执法设备直读(符合GB 17691-2018要求)。
区块链存证:关键再生事件上链存储,满足环保审计需求。
排放优化:减少DPF再生不及时导致的排放超标事件80%以上。
经济性提升:延长DPF寿命(预计维护周期延长30%),降低更换成本。
用户体验改善:再生过程自动化减少驾驶员干预,提升运营效率。
服务化转型:推出“DPF健康管家”订阅服务,年费模式包含远程监测+算法优化+备件优先权。与加油站合作,提供再生优先加油通道(基于车载定位数据)。
数据增值服务:汇聚车队DPF再生数据,生成区域排放热力图,辅助交通规划部门优化限行政策。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基于DPF状态的差异化车险定价模型。
河南万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案通过传感器融合、智能算法和闭环控制,推动DPF再生监测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升级,助力柴油车环保检测设备迈向智能化、服务化新阶段。
万国股份 · 机动车检测设备专家